什么是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微观粒子”长啥样儿?)
发布时间:2025-03-29 06:15:13

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微观世界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基本粒子简单地说就是无法被分解为更小粒子的粒子,可以说成是“微观粒子”。

基本粒子
电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的基本粒子。电子的运动不服从牛顿定律,描述其结构需要考虑其量子性。电子有质量、有大小,但是没有体积,我们平时说的“电子的大小”是指目前科学家能测出的最大直径。电子在围绕原子核运动,但不像地球围绕太阳那样的旋转,而是在它的运动空间按一定的规律出现,科学家把这个运动空间形象的称为电子云。打个比方:我们在投掷飞镖时,飞镖盘中心的那个点是原子核,飞镖击中飞镖盘的那个点是电子,这些点出现的范围就是原子的大小,这些点组成的图案就是电子云。电子的运动是不连续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所以电子是没有体积的。

基本粒子渲染图
其实,不仅仅电子是这样,目前科学家发现的所有基本粒子都符合这个特性。原子核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很多基本粒子组成,基本粒子都具有量子性,都没有体积。
大家现在应该明白:我们平时说的“体积”都是宏观物体的参数,宏观物体有准确的边界、准确的位置,而微观粒子这些都没有。微观粒子是波动出现的,没有确定的位置,所以不能用宏观物体的“体积”来描述微观粒子。
你们看,有体积的“物质”是不是不存在了?我们还能说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吗?“物质”不存在了,我们该怎样理解这个世界呢?爱因斯坦之后,就没有科学家用一套理论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统一起来吗?有!关注我!下次为大家分享物理学家们对“物质”的终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