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的前世今生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接替中华民国,拥有了联合国的一票否决权。
50多年来,这一权力咱一共动用了13次,其中的6次都是因为同一个国家——叙利亚。
昨天,一位铁粉让老朱写写叙利亚问题,今天,老朱就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用尽量简短的语言,说说叙利亚问题的前世今生。
“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空中,大马士革与之齐名。”
从这句古老的谚语中可以看出,曾经的叙利亚有多繁荣美丽,与眼下的满目疮痍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有这一切,都是拜老美所赐。
上张图:

如果你超过5秒钟才找到叙利亚,说明两个问题,一,这个国家太小,二,你的地理知识还给初中老师了。
叙利亚,全称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面积18万5千平方公里,人口1800万人。
没概念是吗?
上我大临沂。
临沂面积1万7千平方公里,人口1124万,换句话来说便是,叙利亚相当于10个我大临沂那么大,人口却只是我大临沂的1.6倍,以中国的标准,绝对的地广人稀。
叙利亚的人口构成中,85%是阿拉伯人,9%是库尔德人,剩下的便是亚述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等等,按这人口结构,应该国家不会出啥大事,可是,有本事分裂国家的,除了民族,还有,宗教。
一直以来,老朱都在说,一个国家,如果按阶级划分,那它永远不会分裂,可是,如果按民族或宗教划分,分裂终是必然,对此,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都有切肤之痛。
叙利亚的人口中,74%的是逊尼派,16%的是什叶派,10%是基督教徒,老想闹独立的库尔德人是逊尼派,而掌握着这个国家政权的阿萨德家族却是阿拉伯人什叶派中的一个小派别,阿拉维派,其它七七八八的还有十几个小的宗教派别,各种乱套,说白了就是谁都想拉个山头,自己当大王。
历史上,叙利亚是塞姆人的,然后迦南人来了,再然后,埃及人,亚述人,波斯人陆陆续续的都来了,再再然后,罗马人吞并了叙利亚,再再再然后,阿拉伯人打败了罗马人,国家彻底伊斯兰化了。
我们知道,一个地方一旦伊斯兰化了,再想恢复原来的文化势比登天,于是,叙利亚便一直保持伊斯兰的宗教信仰至今。
这其间,叙利亚一度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直到1946年,英法军队撤出叙利亚,叙利亚这才彻底的独立。
一个刚刚独立的国家,国内政权不稳定,大家都想说了算,各种今天你推翻我,明天我推翻你,加上外部帝国主义的插手,叙利亚一直处在动荡中。
正所谓乱世出枭雄,这个时候,老阿萨德横空出世了。

哈菲兹·阿萨德,这大哥17岁便在学校建立了党支部,和他的儿子巴沙尔一样,老阿萨德年轻时也是学医的。
与儿子不同的是,老阿萨德主动放弃了医学,进入军事学院学习,然后借助政党的力量夺取政权,一屁股便坐了30年,30年中,老阿萨德将叙利亚从一个涣散落后的农业小国,变成了响当当的地区强国。
老阿萨德会做人到什么程度?内政上,将党政军权都握在自己手里,以强硬的手段打击异己,同时,利用民粹博得老百姓的好感;外交上,纵横捭阖,他执政的时期,正值美苏争霸,老阿萨德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都不错,经常游走在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之间,各种打擦边球儿,捞好处。
彼时的叙利亚与周边国家交情也都不错,与埃及出兵打以色列,将塔尔图斯港交给苏联驻军,出手干预黎巴嫩内战,后来又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还参加了美国主导的联军,攻打伊拉克。
地球儿人都知道,伊斯兰的最大特点是保教不保国,老阿萨德虽然掌控着政权,虽然他也是阿拉伯人,可他却属于16%的那部分什叶派,而做为74%的逊尼派显然不服,一直想取而代之。
这也难怪,人数少时,穆斯林都想骑在别人头上捞个政权啥的,更何况占了绝大多数却被人统治了,反抗终是必然,虽然,它们反抗的不是其它民族,也不是其它宗教,而是本民族本宗教中的另一个派别。
1976年,叙利亚逊尼派举行了反政府的起义,做为从血与火的考验中走出来的老阿萨德可不像他儿子巴沙尔那般怀柔,老阿萨德对叛军进行了血腥的镇压,出动飞机对叛军所在的城市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将抓住的数百名俘虏用坦克压碎,在为期三周的行动中,上百座清真寺被毁,近4万人被杀害,这便是史上著名的“哈马大屠杀”。
老阿萨德不但对于镇压反叛有着敏锐的直觉与果断的手腕,对于政权的掌控更是无人能及。他用30年的时间,一点点的建立起了一个以家族为核心的政治大网,将自己的儿子安排为这个网中唯一的核心,其它力量互相掣肘,只有他儿子可以掌控全局。
大儿子是老阿萨德眼里最佳的权力继承人,老阿萨德对其进行了精心的培养。

看图,瞅这大哥的面相,看他那幽暗的眼神儿,是不是也是个厉害的主儿?
再瞅瞅巴沙尔,怎么看都是个温和书呆子的样子。

老阿萨德的政治步调儿走得很稳,将大儿子培养成了铁定的接班人,可是,人算不如天算,1994年,这位被父亲钦定的继承人死了,死于车祸。
彼时的巴沙尔正在英国读书,老阿萨德给巴沙尔打电话,告诉他,“你必须要继承你哥哥的道路”。
1965年出生的巴沙尔从小厌恶政治,他的理想是当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给黑暗中的患者送去光明,哥哥死时,巴沙尔正在英国读医学硕士,他深爱着自己的事业,用他在英国的老师的话来说便是,“他很安静,从来都不装腔作势,在病床边对病人的态度无可挑剔。”
巴沙尔不想当什么总统,可是,父命难违,不得已,巴沙尔中断了学业,返回了叙利亚。
老阿萨德深知小儿子巴沙尔善良、懦弱,于是,在后来的几年中,老阿萨德将朝中有野心的重臣一一铲除,同时重新为巴沙尔培育了羽翼,努力为其接班铺平道路。
这其间,巴沙尔深深地爱上了小自己10岁的阿斯玛。

阿斯玛出生于英国,拥有叙利亚和英国双重国籍,母亲是个外交官,父亲是一名心脏病医生,来自叙利亚颇有声望的阿克拉斯家族。
阿斯玛从小在英国长大,拥有计算机和法国文学双学位,还考进了哈佛大学商学院。1992年,年仅17岁的阿斯玛在一次聚会上邂逅了年长自己10岁的巴沙尔,集美貌与才智于一身的阿斯玛一眼便看中了这个看上去温顺中甚至带着几分木纳的大男孩儿,认定这个人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
彼时的巴沙尔还是名医生,终日与眼疾病人打交道。天生丽质,打扮时尚的阿斯玛被誉为“阿拉伯世界的美丽轴心”,其吸引力可见一斑,那次聚会上,巴沙尔也被眼前这个只有17岁的姑娘那高雅的气质深深的折服,俩人一见钟情。
阿斯玛做梦也不会想到,两年后,巴沙尔却意外成了一国储君,而以后的岁月中,自己将开始经历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岁月。
由于巴沙尔家族属于叙利亚地位尊贵的阿拉维派,而阿斯玛父母的家族都是逊尼派,两个宗教派别在历史上冲突不断,阿萨德家族对这一恋情非常的不满。
谁也不会想到,看上去有些木纳的巴沙尔却一改往日的温顺,毅然坚持与阿斯玛举行了婚礼,婚礼进行的很低调,直到第二年才向外界公布,木已成舟,那些反对的人也只得闭了嘴。
后来的事实表明,巴沙尔的这一决定有多么的正确,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这哥们有多刚——自己认定的事,就算全世界都反对也要坚持去做。
最初,老阿萨德将儿子从英国叫回来,送进军校,想着让儿子走自己的路,弃医从政,可是,他却忽略了,他弃医从政是自愿的,而巴沙尔对政治根本不感兴趣。
老阿萨德想着扶持儿子一段时间,培养他慢慢掌控整了整个国家自己再退居二线,可是,2000年6月10日中午,正在和黎巴嫩总统通着电话的时,老阿萨德却突然心脏病发作,离开了他放心不下的儿子和他更放心不下的国家。
彼时的巴沙尔只有34岁,按照叙利亚法律,总统的年龄必须是最低40岁,不得已,叙利亚修改了宪法,很是诚实的将总统的年龄降到了34岁。
想来是不是有些好笑,你倒是写个30岁或是32岁的啊,巴沙尔正好34岁就降到34岁,手脚做得这么天真,着实一根筋,还有更搞笑的,宪法不止是将总统的年龄降到了34岁,而且,总统的竞选人只有巴沙尔一个。
原本叙利亚走的是前苏联的经济模式,经济是国有化的,手腕强硬的老阿萨德对政治的统治力也是杠杠的,可是,小阿萨德上台后,开始进行改革,走西方那一套,经济慢慢变成了朋党的财团模式,加上小阿萨德的政治手段远不及他的父亲,慢慢的,经济上,国家开始贫富分化,政治上,财团和政党开始瓦解原本强有力的中央统治。
贫富差距大,人民便会怨声载道,掌控国家的能力弱了,各种势力便都开始伺机壮大自己,成为国家动荡的祸根。欠缺的,不过是一剪东风而已。
2011年3月,这剪东风刮了过来,“阿拉伯之春”运动横扫中东,叙利亚也未能幸免。
“阿拉伯之春”,说白了就是西方对中东各反美政权的颠覆,这股风从埃及刮起,席卷了利比亚,也门和巴林。
5年前绞死了反美的萨达姆,阿拉伯之春一开始又把反美的另一强人卡扎菲送去了西天,势如破竹的欧美当然不会把一个小小的叙利亚放在眼里。
可是,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小小的叙利亚,让老美领导下的北约翻船了。
彼时,本国的反政府组织,宗教派别,外国的各种极端宗教组织,以色列、阿拉伯国家、伊朗、纷纷借入,一时间,叙利亚变成了各方博弈的战场,美俄也参与其中,培养着自己的代理人,一时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烈要求巴沙尔下台,一度,各反对派占领了超过叙利亚超过6成的土地。
但从这一点儿上便可以看出巴沙尔和老阿萨德相比有多逊了。老阿萨德那会儿,国家是乱的,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将国家一点点的捊顺了,清除异已,将各种有可能危害到国家稳定的力量一一剪除。而巴沙尔接手时,国家是顺的,可是,他没有足够强硬的手腕消除掉各种危害国家的势力,甚至在暴乱之初,还想着用民主人权那一套,结果错过了镇压的最佳时机,等暴乱闹大了,再想镇压却无能为力了,然后,等到各种势力都借机渗透进来,国家便不由得他掌控了。
“手段不硬难为政”,哪怕是在和平时期,也要对危害到政权的势力露头就打,绝不能手软。否则一旦坐大,再加上外部势力的支持,国家就危险了。
在这场冲突中,阿斯玛父亲家族所在的城市成了反对政府的大本营之一,夹在家族与丈夫之间的阿斯玛一度在公众面前消失了,10月后,阿斯玛带着两个孩子出现丈夫身边,做为巴沙尔最坚定的支持者,出席了一个声援政府的集会。
西方媒体将巴沙尔塑造成一个独裁者的形象,可是,他们却无法解释一点,那便是,除了巴沙尔家族所属的阿拉维派,叙利亚的基督徒也支持巴沙尔,叙利亚库尔德人中也有大部分是亲政府的,逊尼派的高官、富商以及德鲁兹派也是巴沙尔坚定的支持者,这些还不包括无法统计的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普通民众。
这其中,逊尼派对巴沙尔的支持与身为逊尼派的巴沙尔的妻子阿斯玛有着很大的关系。做为第一夫人,阿斯玛亲自到孤儿院为孩子们洗衣做饭、亲自去前线慰问政府军士兵,并且,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在各逊尼派家族中游说。
讲个插曲,前几天巴沙尔访华,在杭州参观了灵瘾寺。巴沙尔用这样的行动向外界表明,不同文明和不同宗教之间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一如,巴沙尔的姐夫就是基督徒。
开明世俗的巴沙尔才是伊斯兰世界的灯塔,与那些一手执剑一手拿经书“你不肯皈依又不肯去死,我好为难啊”的极端伊斯兰教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到刚才的话题上来:
美欧等西方国家一直污蔑叙利亚人民是在反抗巴沙尔的暴政,然而,打脸的是,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家家户户都有政府发的枪。
叙利亚老百姓不傻,他们看到了伊拉克“民主”之后的下场,深深的懂得,有且只有坚定的支持巴沙尔,叙利亚才不会成为下一个伊拉克,于是,大家自发的组织起来,拿着政府发给的枪,配合政府抗击反政府组织。
如果自己下台能换来叙利亚的和平与安宁,巴沙尔早就远离他一直厌恶的权力了,可是,巴沙尔深知,如果自己不当这个总统了,群龙无首的的叙利亚只会更乱,人民只会更苦,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政治组织会把叙利亚扯成碎片,那样国家就彻底完了,不得已,巴沙尔选择了坚强,选择了与支持他的人民一起,战斗到底。
一度,叛军打到了首都大马士革的郊区,并在大马士革东部的东古塔一占就是6年。这期间,巴沙尔夫妻没有逃亡,而是选择了死守。
所有人都明白,一旦大马士革陷落,这一家人将面临什么,可是,巴沙尔更清楚,如果自己走了,叙利亚必将像伊拉克那样成为碎片,国将不国。
现在回过头去看,就知道当时那种环境,对巴沙尔承受着何等的压力。从那场曾一度让老朱热泪盈眶的阿勒颇监狱保卫战,就能看出这个国家的人民多有韧性、多么热爱自己的国家。
那段时间,中俄一次次动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阻止了美欧各种针对叙利亚的阴谋与阳谋,后来,叙利亚政府军收复阿勒颇时,叙利亚人民特意在那片土地上升起五星红旗,感谢中国。
许多时候,这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你坚持住了,才会有机会看到署光。
被喻为“中东不死鸟”的巴沙尔,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敌对势力,竟然苦苦撑了4年,直到,俄罗斯出手。
2015年9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20天后,俄罗斯出动4000多人的海陆空三军奔赴叙利亚,打响了保卫巴沙尔政权的第一枪。
三年后,在中俄的强力支持下,巴沙尔收复了叙利亚96.5%领土,眼下巴沙尔已经稳稳的掌握了叙利亚的政权。
此刻,你是不是有个疑惑,为何彼时穷得叮当响的俄罗斯来了一趟中国便像打了鸡血似的出兵叙利亚了呢?
据后来参考消息网援引美国之音网站的消息称,俄在普京来中国后不久,便一次拿到了9965亿卢布(约972.6亿人民币)的石油预付款,至于两国元首还谈了些什么,那就只能等到后来的历史解密了。
2017年7月9日,首届叙利亚重建项目洽谈会在北京举行,叙驻华大使在会上指出:“中国、俄罗斯、伊朗在军事冲突期间向叙利亚提供了大量支持,因此正是这3个国家应该在叙利亚重建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比于冤死的米洛舍维奇,巴沙尔是幸运的,米洛舍维其那会儿,天朝正因为某一事件被西方制裁,而俄罗斯也没能从苏联解体的阵痛中走出来,没有人为可怜的塞尔维亚主持公道,今天的叙利亚,中俄已经有能力反制西方打着民族人权的旗帜祸乱一个主权国家、保卫世界和平了,这是叙利亚不幸中的大幸。
2023年9月21日,叙利亚总统夫妻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为此,老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叙利亚总统访华——中俄打造新世界秩序的“样板间”开工了》(点击可读)。
路边社的消息,叙利亚总统此行,随行人员有300多人,其中的大部分年轻人去了石家庄指挥学院,未来,这些人将在这里学习,回国后成为叙利亚军队的中坚力量。
中国与叙利亚的将展开一系列的合作,包括,在叙利亚境内修建两条石油管线、中国帮助叙利亚军队实现现代化,以及,中国出资2000亿人民的低息贷款帮助叙利亚重建。
虽然消息来自路边社,但已多方证实属实。
此刻,再回首,就会发现,看上去儒雅斯文的医生,才是天底下骨头最硬的汉子,他以一已之力死扛了4年,才迎来另一条汉子普京的援手,两国联手又硬扛了8年,才终于赢来了全球反霸权的高潮。
苦难已经过去,叙利亚人民正在迎接崭新的未来,大马士革玫瑰正在重新绽放,不出5年,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定会崛起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祝福巴沙尔,祝福叙利亚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