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诗词佳句(三首“清明”诗词)

发布时间:2024-11-13 08:00:02


时光荏苒,转眼清明又至。这是个草木萌动,游子踏青的节气,也是一个扫墓怀人,祭祀祖先的节日。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清明节读读这三首诗词,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01】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首诗写春光,却不直接写春光,只是用“梨花”、“笙歌”稍作点染。

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侧面烘托了清明时节的西湖胜景。

春光明媚,和风徐徐,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傍晚,踏青游人散去,笙歌停,西湖边上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

游子寻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归”,在如画的苏堤美景中“笙歌鼎沸,鼓吹喧天”,痛玩了一整天。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游人归去了,白天隐匿的黄莺鸟儿们就出来,它们因为欢乐而万树齐鸣,用婉转的叫声来歌唱秀丽的春天。

春风轻抚,草长莺飞,绿柳含烟,花香如梦……谁不喜欢在这样的时节去野外踏青走走呢?


【2】

清 明

宋 .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令人无限哀愁。

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

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

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后都是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

在黄庭坚的笔下,清明是个有鲜明对比的时节,一边是桃李芳菲,生机蓬勃,一边是野草荒坟,逝者可叹。

诗人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同的人,有人行为卑劣,毫无人格尊严,有人高风亮节,流芳千古,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

看上去并无两样,但实际上他们留给世人的价值却大相径庭。

所以,我们无需终日想着千古之后的事,只要过好当下,在每个人生的路口,做出属于自己的抉择就好。


【3】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 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故国:故乡。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寒食后”,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词人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

古人在寒食节这一天,要把上一年留下的火种全部熄灭,只能吃冷食,所以这个节日又叫禁烟节、禁火节。

在旧有的火种全部熄灭之后重新钻木取火,叫做“请新火”。

“且将新火试新茶”,火是新的,茶也是明前新茶,词人借煮茶来作为对浓浓思乡之情的自我排遣,也是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用文人的清雅生活来排解心中的幽思,不要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了,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有好年华,一切都有新的希望。

对于词人来说,故人思故国,本就是令人心生愁苦的事,但苏轼就是苏轼,总能在悲苦的境地,看到对生活最深情的期许与告白。

饮酒品茶,吟诗作赋,也要趁着年华正好的时候,不辜负春光,不辜负韶华,也不辜负,总能超然于外的自己。


在这如花的季节,愿你我,皆可诗酒趁年华,不负韶光。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