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的方式有几种?4种方式及临床应用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手术治疗和化学治疗被称为肿瘤的三大治疗措施。其中,约70%的肿瘤患者需要进行放疗,目的是消灭和根治局部原发肿瘤或转移病灶,进而控制肿瘤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限。
由于放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放疗的临床应用(包括放疗、手术、化疗的顺序,单一放疗还是综合治疗)是肿瘤科医生的一大难题,因而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回答,以供临床参考。
一、放疗方式
1.普通放疗
普通放疗是最原始的放疗方式,通过模拟定位及透视,来确定并标记肿瘤在体表中的大致范围。由于机器落后,仅能进行大面积的照射,导致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目前,国内较少用到。
2.适形放疗
适形放疗的出现弥补了普通放疗的不足之处,使照射高剂量分布区的三维形态与病变形状一致,最大限度地将剂量集中到病灶内,而使其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减少或免受不必要的损伤。适形放疗目前应用在多数肿瘤的治疗中,尤其是腹部肿瘤,由于胃肠道对放射线敏感,会限制肿瘤剂量的提高,而适形放疗恰好克服了这一问题。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利用立体定向的影像技术,通过三维空间将高能放射线(X线或γ线)一次大剂量照射在病灶上,而周围正常组织由于等剂量曲线急剧骤降,相较于适形放疗损伤更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适合位置固定、体积较小的肿瘤,通常X线可用于直径<5 cm的肿瘤,γ线可用于直径≤3 cm的肿瘤。
4.近距离放疗
又称内照射,将放射源放置于肿瘤区域附近或直接放置于组织内、腔内进行照射(如阴道、食管等)。目前近距离放疗仅作为上述放疗方式的补充治疗,较少单独使用。
二、放疗的临床应用
放疗既可以单独治疗肿瘤,也可以协同手术和化疗治疗肿瘤。有研究表明,通过放疗治疗早期声带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均与手术治疗相似。同时,相较于手术,放疗可保全器官功能。
放疗可根据目的分为根治性、辅助性和姑息性治疗。其中,辅助性放疗常与手术治疗和/或化疗联合,被广泛用于局部非早期或以期提高临床治愈率的患者。
1.根治性放疗
根治性放疗是期望通过放疗达到彻底消灭肿瘤,以及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需按病变的性质、范围、耐受性和患者的个人情况综合而定,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肿瘤生长于重要器官上或与其邻近,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不彻底者。
(2)肿瘤对放射线较为敏感,预估通过放疗可以控制或消灭者。
(3)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者。
(4)中晚期无法通过手术治疗彻底根治者。
2.辅助性放疗
(1)术前放疗
在手术治疗前,对肿瘤局部进行放疗,可降低肿瘤分期,将手术无法切除或难以彻底清除的肿瘤转变为可进行手术治疗的肿瘤,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重要器官与组织保全率,适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食管癌、头颈部恶性肿瘤等。
(2)术中放疗
在手术过程中,对肿瘤及其局部、邻近淋巴组织等进行大剂量照射,适用于手术中发现视野暴露受限,难以彻底切除的肿瘤,如胰腺癌、胃癌的治疗,以及乳腺癌保乳治疗等。
(3)术后放疗
在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或无法再次手术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或挽救性放疗,以清除可能出现的病灶,延长生存期限。术后放疗多与化疗联合,适用于包括但不限于中枢神经、胸部、腹部等局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3.姑息性放疗
晚期无法手术者可通过姑息性放疗缓解疼痛、压迫症状,促进癌性溃疡病灶愈合,控制转移性病灶的发展,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限。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分为高姑息治疗和低姑息治疗两种,前者用于个人情况尚好且预计姑息性放疗疗效较好的患者,放射剂量需与根治量一致,不耐受者需接近根治量;后者用于一般情况欠佳或全身转移只期减轻痛苦的患者,放射剂量较低。
综上所述,放疗是临床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临床医生需综合患者个人情况、肿瘤分期、肿瘤生长部位等方面,并评估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进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使放疗的不良反应最小化。